《悟空》幕后的故事

2019年11月27日,南明教育旗下星空教室的童话剧《悟空》顺利首演。五年级的孩子略显稚嫩的演出,居然把很多大人都看哭了。我参与了剧中内嵌MV的全程制作,也就是这个视频:

童话剧是南明教育旗下学校的传统,属于智慧课程的一部分。不论哪个年级,每个教室每年都至少得排出一部剧来演出。班主任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选定共读书籍,经过共读原著、主题探讨、剧本共读、竞选角色、排练之后进行正式演出,班里所有孩子都参与演出。

演出结束后,大家都说这个剧只演一遍不行,得巡演。我也感慨万千,于是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下这部剧背后的故事。

十月底,杨超说五年级班主任肖丽娟老师不知怎么拿到了他几年前写的一个西游记的剧本,准备排成童话剧,让我提提意见。

素来以思辩博学见长的杨超居然写剧本了,我确实蛮好奇的。粗翻了下剧本,主要结构是「叛逆、转世、领悟、再上路」,属于正统西游记+大话西游+悟空传的综合体。因为没有多少新鲜的设定,所以我的第一感觉并不好。

于是杨超问我:如果由你来写这个题材会怎么编剧本?我觉得西游记是个已经被大家写滥了的经典IP,主要情节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只能搞一些颠覆反常规的套路。比如大话西游玩孙悟空的爱情线,悟空传挖掘配角身上的故事。

要是我来写,我可能也会去挖掘一些非常规视角,比如天庭和如来对待孙悟空的心理;又或者猪八戒、沙悟净、小白龙在上路取经之前的故事。总之,要让人看到之前没看过的、听到之前没听过的、想到之前没想到的。我建议他别三个方向雨露均沾了,限制一个设定框架,把故事讲好就行;甚至可以给一个大方向,让学生开脑洞去编故事情节。

我顺嘴问了一句:这个剧准备什么时候演?杨超说三周之后,这个周末就要给剧本定稿。

WTF?今天已经周五了,我还得准备下周在郑州全人之美论坛的演讲,你自己珍重吧,我不陪你玩了。

第二周,我问杨超剧本改成啥样了?他说时间不够,就微调了一下,基本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好吧,我对这部剧本来就没啥期望值,那就该怎么着怎么着吧。随后两周里,我都没再理会这事。

我们学校每周都有老师轮流值周,负责在自己不上课的时间巡查各教室,记录美好,反馈问题。这一周正好由我轮值,转到星空教室时,看到黑板上写着「熟读剧本,揣摩角色心理,自己设计动作」的字样,肖丽娟正在带着孩子们分析《大话西游》里的悟空成长历程。

下课后,我忍不住问肖丽娟:你们那个剧准备的怎么样了?

肖丽娟说上周前刚拿到完整的剧本,现在学生已经开始排练了。接着她眉头一皱,说从外面请的编舞老师忙不过来,剧里面那么多舞蹈怕不能按时排出来;还有因为新校区尚未启用,目前借用的体育馆连PPT都不能放,想自己去租个LED大屏……

南明教育旗下的老师办事认真干活拼命我是知道的,但我还是头一次碰见愿意自费几千元去搞童话剧的,不由得心生敬畏。再一打听,学生家长也都非常支持这部剧,自费买了许多服装和道具,甚至有位家长因为剧情需要,居然自己动手造了一辆木轮车……

回到办公室,我又问杨超要来剧本细细看了一遍。发现里面确实安排了不少舞蹈,还有不少场景配乐都是我之前没听过的:《九片棱角的回忆》、《高级动物》、《面会菜》……

最后我看到了剧本将近结尾处居然安排了一段MV,想通过视频来串烧剧情。这样的设计还是真是少见呢,于是我问杨超:这MV怎么搞?杨超说:就像《无名之辈》那样。我的乖乖,这可难度不小呀。谁来搞呀?

杨超说:王印。

王印跟我同在一个办公室,是一名手工兼科学老师,业余喜欢玩魔术搞摄影,是个有工匠精神的人。

有次我们出去溜达,碰到带着专业设备拍婚纱照的团队,王印就跟人家各种海侃,交流各种摄影器材和拍摄手法。不久前,他自费买了台Mate 30 Pro和云台,开始研究怎么用手机拍电影。

见识到王印的厉害之处,还是我在小桥音乐会唱原创歌曲《希望》时给我摄像,拿着带稳定器的长杆满场跑,还给我来了一个360度镜头。学校运动会时,他也是满场飞奔,下来之后跟我说了一句:什么学生运动会,分明是摄影师运动会!

就在同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了王印拍的试镜片:

(B站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J411D7AG?p=2

跟王印碰了一下,他说今晚就要去给演员拍定妆照和MV素材,如果我没事可以去帮忙。想了下晚上还要回家陪孩子,我说算啦。

到了下课时分,我在楼道里撞见全副披挂的唐僧、悟空、如来、玉帝等孩子们列队出发,居然一个个像模像样的,顿时被他们一路吸引来到了体育馆。

体育馆条件并不好,简陋的台子上只有一圈绿幕和简单的照灯。王印正在台上架灯光和反光板,后来知道这两支灯也是他自费几千元买的。此时负责后勤的徐兴帮,正带着几位师傅在体育馆紧急安装投影仪和幕布。

看到小演员们带着妆正在一边排队侯场,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两年前自己在运城国际学校排《歌剧魅影》的时刻:

反正还没到饭点,闲来无事,我就去问他们造型设计好了没有。才看了两个演员的造型,我的强迫症就不受控制地发作了。

第一个拍的是孙悟空,扮演者涂晋同学是我编程兴趣班上天资最好的学生之一。他居然已经把角色研究得很透了,举手投足之间猴性十足,腔调有力。唯一不足的就是眼神不到位,于是我便戏精附体做了几个示范,他很快就找到了感觉。

成庭明同学一人分饰沙僧和如来,那呆萌的眼神和胖嘟嘟的下脸,演这两个角色再合适不过了。我好不容易教会他做标准的说法印手势,但是不知怎么,就是拍不出如来的威严感来。王印说这个得背后打光,把头发边缘照亮。我又灵机一动,让他盯着馆内远处的一盏灯,使劲瞪大双眼,妥了!

接下来的拍摄中,王印负责设计灯光和机位,我负责设计造型和动作细节。但像扮演观音的李欣霏同学这样天生丽质一条过的实在是少,于是肖丽娟就用剧中最符合人物特性的台词来引导孩子,因为孩子们在念自己深刻理解过的台词时,更容易进入角色。在念台词的过程中,王印连续抓拍好多张,然后我们再一张张挑,没有感觉就再调整重来。

拍众天兵天将花的时间是最长的,虽然我们已经设计好了队形和姿势,但人一多变量也就多了。除了自幼习武的肖子岩同学状态一直很到位外,其他人要么这个眼神不对,要么那个腰没挺直……折腾了很久才勉强过。事后我总结说:演员需要一副强健的身体,否则会累死(同一个动作要做无数遍);而导演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否则会气死(演员总是有地方做不到位)……

到了最后拍完定妆照,我们发现饭点早就过了,幸好后勤部的徐兴帮老师提前让食堂给我们留了饭。一众神佛妖魔在食堂狼吞虎咽,让食堂的阿姨都看呆了眼。

吃完饭我犹豫再三,是回家陪孩子还是再跟着去拍MV。想了想还是自家孩子更重要,开车回了家。

第二天上午下课后,我就去问王印:昨晚拍得怎样?他说昨晚拍到九点,素材都拍好了,现在就剩剪辑了。正好下午我们俩都没课,于是就坐到一起开始捣鼓。

我上一次动手剪辑MV,那还是在2003年给自己做CS MTV的时候。但是根据这些年来玩音乐的经验,我知道怎么去理解一首歌中每句词的情绪,以及如何搭配才能让声画和谐。

按照原定的MV分镜剧本才排了一小半,我就发现严重的问题:这个剧本是根据叙事逻辑来进行的,而音乐则不是。《九片棱角的回忆》这首歌是前奏引入,主歌铺垫,间奏调整,副歌爆炸,最后尾奏逐渐恢复宁静的结构。素材里最有冲击力的就是齐天大圣的几个镜头,但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副歌部分反而是平淡的镜头,情绪完全不搭。

我的直觉是,应该让画面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而不是让画面配合故事的叙事逻辑。纠结了一个下午,各种排列组合来回尝试,结果发现素材还是太少,同质化严重,仅靠现在的素材是无法支撑整个MV的。要想把MV做好,这个剧本必须得重新编排,还要补充大量的素材。

肖丽娟看了粗剪的样片后情绪有点激动,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原有的设计,如果要修改调整必须先要跟杨超讨论;更何况明天就要开演了,今天做这么大的改动太冒险了。杨超也对样片不满意,说明天自己剪辑试试看。

此时夜已深,而大家明天都还有课,于是各自打道回府。

在路上一直单曲循环听歌,脑中不断闪现各种场面和可能性,一个个想法呼之欲出……然而,后天童话剧就要上演了,MV必须明天就出片,这还来的及改吗?昨天已经让孩子们录到八九点了,大家还愿意再折腾吗?能说服杨超放弃自己精心完成的设计吗?我为啥要揽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第二天我没有课,在值勤结束后,我跟杨超谈起了MV的事情,我首先问:为什么要做这个MV?到底想要达成什么目标?

毕竟是同路人,我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这个MV主要有两个目的:1、把现场的气氛推到高点,让观众的情绪得以充分释放;2、揭示悟空、长生、妖王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三面,而这是通过现场表演难以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焦点就放在了MV到底是首先「为观赏体验服务」还是「为剧情逻辑服务」。我首先请杨超讲一遍剧本设计的构思,果然是有严密的逻辑设计的,之前不少疑惑的地方都解开了。

然而,连我看着剧本都一时不能完全理解的逻辑,难道观众看一遍就能理解吗?如果MV看完观众还是一头雾水,观感又不好的话,那还做它干嘛?

我说:如果你信任我的话,这个MV你彻底放手让我和王印来做,我出想法,王印出技术,我们保证完成上面那两个目标。

杨超同意了。

于是,我戴上监听耳机,找王印拷贝了所有现有MV素材,拿着剧本开始研究。首先把每句歌词诉说的关键情绪点找到,然后在剧本里找相关的段落,编排最能阐述这段情绪的镜头……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我构思出了新的剧本:

前奏部分扯出三条叙事线:纯真的长生、迷惑的悟空、狂妄的妖王;主歌部交替推进三条线的剧情,预埋下冲突点;间奏部分用原素材带人声混剪填充,将矛盾激发;副歌部分用齐天大圣点燃情绪,凸显对抗;最后用同样的运镜和造型将三条线归一。

简单和杨超王印过了一遍,大家表示OK就这样搞起。那问题就是:明天早上就要演出了,今晚能干完吗?咱们每个人明天早上还要上公开课呢!

王印说:今晚哪怕咱们不睡觉了,也要把片子搞出来!

我把剧本上所有需要补拍的镜头列了一个表,一共有20个镜头。我的乖乖,这TMD真的是一个晚上能完成的任务吗?毕竟那可都是五年级的孩子啊,人家还有一大堆作业要写!

然而,肖丽娟展示了恐怖的执行能力,做剧照改PPT忙了一天到现在都还没有来得及吃饭的她火速约到了多名化妆师,让男朋友徐翔去叫外卖以及采购桃子等新增的道具,通知所有同学换装化妆……

等外卖的时间里,我统计了一下各演员的出场次数,拿着演员表开始设计拍摄流程。因为很多同学都要一人饰多角,需要尽量减少换装次数,同时要让镜头少的人先拍,这样拍完就可以先撤,保证演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才吃了两口饭,得知同学们已经准备就绪,一行人出发前往体育场。王印架设备,肖丽娟检查道具服装,我给演员说戏,徐翔帮忙打光。

刚一开拍,我就发现自己的流程设计出了问题:大圣和悟空的服饰是不一样的,换起来很麻烦,而我剧本上都写成了悟空;有几个要混剪的镜头的机位灯光不能换,需要连续拍;有的同学离家远要先走,得提前拍……原本设想好的拍摄流程很快就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王印的镜头运用非常地赞,拍摄手法也十分老到,几乎每个动作都从多个角度拍摄多条,这样后期就可以做分镜,让画面不至于一成不变,部分有瑕疵也可以互相补充。

我和肖丽娟则变身全能战士,一边打光一边说戏,演员理解不到位就亲身上场示范。妖王踩长生的特写镜头身体抖动总是不到位,我就往地上一趴:来,我是大人,放心使劲踩!

B站传送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J411D7AG?p=3

孩子们也都非常拼,个个戏精附体。饰演长生的肖子岩磕头那是真的使劲磕,拍死后镜头时我们拍完忘了告诉他休息,他就一直憋着气到忍不住咳嗽起来;饰演齐天大圣的涂晋因为头饰太容易掉,把绳子狠命勒紧,都快喘不过气来了;虽然时值寒冬,孩子们脸上却都不停冒着汗……

一个镜头经常要拍很多次才能过,那等待拍摄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呢?他们都是带着作业来的,在侯场的时候就近找个地方趴着写,看着真让人心疼。

对了,现场还有一群十分给力的家长们。他们有的帮忙打光,有的帮演员换装,有的给我们买来点心充饥,有的脱下外套给衣着单薄的同学们取暖……

到了九点多,终于把所有的镜头都拍完了。孩子们都撤了,连续几天晚上睡不到四个小时的肖丽娟,到新校区去找魏强老师的录音棚里补录缺失的旁白。而我和王印回到办公室,导出素材开始剪辑。

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剪辑MV的第一步,就是把视频素材和歌曲的音轨合并起来。先在音轨上为每句歌词的第一个字或音乐的节奏点打上标记,以确定每个镜头需要填充的时间。然后在对应位置的视频素材挑选可用的部分,拖放到位。

因为拍的是4K画质原片,所以能在景深和位移上有比较大的调整空间。偏场或者异物(架子、灯光、阴影)入镜都可以简单地处理掉。素材到位后,顺手加上歌词字幕。字幕不能压住人物,还要让画面平衡。

下一步是调整视频素材的长度,以贴合每一句歌词的长度,对单调的镜头做分镜混剪,或者加上景深变化。再通过拉伸调整、曲线变速等操作,让镜头中的关键动作和音乐中的节奏点吻合。

接下来,我们开始处理过场,让镜头之间能够和谐过渡。激情镜头要快入快出,柔情镜头要慢入慢出,同质镜头进行叠化。然后反复试听调整,直到感觉音画和谐为止。

最后就是反复看片,对发现的不和谐元素进行调整修复。仅最后一个悟空睁眼的镜头,我和王印就分别尝试了多种方案,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算满意。

等到全片剪完,已经是凌晨三点半。此时离童话剧正式开演,还剩下七个小时。

We did it!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悟空》首演大获成功。观众们不敢相信五年级的孩子们居然可以演成这样,把每一个角色都演活了,该庄严的庄严,该狂野的狂野,该纯真的纯真,该虔诚的虔诚,该调皮的调皮……

在登上舞台和所有演职人员谢幕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欢喜和骄傲。从不看好到被吸引,从一时兴起到欲罢不能,我只是用了三天时间帮助做了一个短短的MV而已,就已经体验到了十足的成就感,更不用说整部剧演下来孩子们能获得怎样的高峰体验了。

能和杨超、王印、肖丽娟为首的南明人一起合作,大家不计付出与回报,只是单纯地想把一件事办好,整个过程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演出结束后,我和王印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修正了一些镜头瑕疵,加上了片头和结束后的演职人员信息和海报,这就是大家看到的版本。当然,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只是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完成胜过完美。

我要感谢星空教室的所有孩子们,我们一直在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然而他们居然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在记录他们呈现出来的美好而已。

我要感谢杨超老师创作了这么精彩的剧本,并如此信任地把MV设计交给我来完成。

我要感谢肖丽娟老师为这部剧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时间,没有她就根本不可能有这部剧。

我要感谢王印老师,是他的工匠精神和死磕到底的态度,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并坚持到了最后。

我要感谢徐兴帮和吕环球老师,是他们火速为体育馆装好了投影,最终才让我们的MV得以播放。

我要感谢负责编舞的沈晨老师、负责化妆的姚阅老师,以及所有为这部剧的顺利演出付出过努力的那些我认识或不认识的兄弟姐妹们。

我要感谢在我们全身心投入时正好路过拍照的郭芸、郭苑月、徐翔……和更多我也许永远不知道是谁的朋友们,正是你们在现场给我们留下了上面那些宝贵的照片。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各位负责老师的家人们,以及星空教室的所有家长们,是他们理解并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我爱你们!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