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的南明微演讲是初中语文组的故事专场,组织方邀请我做点评嘉宾,于是我在听讲时认真做了不少笔记和准备。可是结果却因为沟通上出现了误会,最终没能上场发言。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很爱惜自己文字的人,于是干脆整理成文章发出来。
刘晓丽《挑战不可能》
我曾经最喜欢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不敢做的事。」 这句话是我用了很多年的QQ签名。各种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也往往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然而奇迹的本质是什么?是小概率事件。 在我的新歌《夜思》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哪一次成功不是个意外」。失败后我们往往能通过复盘找到原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得知促使自己成功的真实原因。
相信小概率事件有可能会发生,并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比如在重大活动时对各种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前准备预案,以及通过买保险、备份、隔离、对冲等多种手段来控制或降低风险。
然而,如果认为发生过的事情就可以复制,把一切都赌在小概率事件上,则是不成熟的表现。比如看到别人炒股、买彩票、打麻将赚了钱,也想用同样的方法来发家致富。
概率应该是值得每个人好好学习的一课,有机会我再和大家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王富超《八岁的一次远足》
富超老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第一次远足经历。那是2012年,我和花还在北京。那年夏天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一个户外社群的组织者,看他们马上要组织去云蒙峡徒步,一时脑热就报了名。
我提前做了不少攻略,买了很多户外的装备,跟大家一起来到山里,找地方搭帐篷野营。支帐篷的时候,组织者指点我们要挖排水沟,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乖乖地挖了。结果半夜风雨大作,电驰雷鸣,帐篷好像就要被吹走一样,我们俩不敢出去,紧紧依偎在一起相互安慰。
等风雨过后,我们打开手电,发现大家都出来了,因为怕出现泥石流。有位中科院的大哥因为没有挖排水沟,帐篷被水淹了,又没有带备用衣服,冻得瑟瑟发抖。我们正好多带了一条毯子,就借给了他。之后连续好几年,每到夏天他都会问我什么时候再去远足。
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之一。正如我们谈完恋爱要结婚;都想买房子而不是租房子住……然而一味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就必然会带来束缚;100%的安全,就意味着100%的不自由。我们都知道进化的核心动力就是随机的基因突变,如果我们总是选择确定性,而放弃了冒险,那也就停止了自身的成长。
远足的意义,正在于拥抱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些什么人,看到怎样的风景,发生怎样的故事。但我们都明白,你一定会遇到一些人,看到一些风景,发生一些故事。带着既兴奋又恐惧的心情上路,这才是成长的最佳状态。
曹晓丽《一条驯养之路,到底有多长?》
不是说好的人物要化名么……还是泄漏了。
一般来说,我只对三种学生有深刻印象:1、总是最早完成的;2、总是需要补课的;3、课上总是不守规矩的。在编程课上,星空班有两位同学是让人难以忘记的存在,他们俩总是最早完成进度,可又总是不守规矩,让我有点头疼,而XXX同学正是其中的一位。
大家可能看过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一张被揉成团又展平的练习单》,前天又被学生揉了一张。那是一个五年级学生,上课时被我发现,要过来一看,里面充满了不堪入目的话语,大致上就是在骂这节课讲的是个XXX,老师是个XXX,浪费了他40分钟编程课的时间……
我不动声色地收起来,课后跟他聊了聊,原来是他上节课没有听懂什么是二进制,课堂练习不会做,于是心里很生气,就乱写了一通。结果上课时发现这内容不妥,就想毁尸灭迹,没想到被我拿到了。弄明白原因后,我拿出纸笔,给他重新讲了一遍,指导他从0编到26。过程中他还不住地说“老师,你别提示我”。最后他完成了,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今天这个学生的家长微信上找我道歉,我说没事。老师课没上好,让学生听完不懂,那是老师的问题,而不是学生的问题。孩子用写字的方式发泄情绪,很健康也很科学。最后这位家长说:「只有国际的老师才有这样的风范,换成我们家里的学校,就要被请到老师办公室里做客了。」
前段时间我在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对新课改的学生观深有感触,具体说来就是三句话:「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我对这三句是这么理解的:接纳学生现在的不完美和独特性;看到学生无限的成长可能性;尊重学生的存在和主观能动性。
接下来,就把一切交给种子和岁月吧。
薛蕊霞《活着——我很重要》
去年薛老师的微演讲的主题是《我不重要》,很高兴看到今天薛老师今天的主题换成了《我很重要》。但不知道为何,言语中还是透着悲情万状,让人内心沉重。
上次薛老师演讲时我没有点评,但我写了一段话发到了朋友圈里。好像用来点评今天的演讲也没有问题:
「我重要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你对自己的态度,就反映着你对世界的态度,也影响着世界对你的态度。 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很难赢得这个世界的尊重。一个不敢爱、不会爱自己的人,很难相信他竟然有能力去爱别人。一个不舍得在自己身上投资的人,也很难吸引到别人来投资自己。」
现在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过什么,而在于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
真正的强者,不应该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是要让自己离开后,一切还能照常运转,甚至运转得更好。时刻准备好可以离开,进而准备好可以随时死去。让自己离开时没有遗憾,让别人充满遗憾,活到极致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了。
杨超《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杨超老师讲了一些专业的套路,比如「铺垫——冲突——变化」,运用这些技巧能让我们把一个好故事讲得更出彩,但决不能让一个故事因此变成好故事。
每当我们要讲一个故事,可以先提出三个问题:
- What?是这个故事的内容:「这是个什么故事?」
- Why?是讲这个故事的动机:「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 How?是讲这个故事的方法:「怎么讲这个故事?」
如果要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这三个问题,你们会怎么排?我的答案是why第一,what第二,how第三。因为动机决定了内容和方法,为了满足动机,我们可以修改内容甚至替换内容,调整方法甚至更换方法。
在演讲中使用故事,就是为了让听众认识到某种选择的可能性,起到说服和教育的作用。那么,你想引导听众想到哪种可能性?你想说服他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想明白这些问题,才能决定了你该讲什么故事,以及该怎么去讲。
明确了动机之后,接下来就是内容的选择了,也就是要解决what?的问题。如果你是先有内容之后才有的动机,那就要在确定动机后,对内容进行调整和艺术加工。
虚构类故事(如神话和童话)可以给孩子带来一个理想的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秩序感。比如大小宝晚上很喜欢听我讲一个喷火龙的故事,这个故事改编自动画片《养家之人》。成人都不喜欢听老故事,为什么孩子会听重复的故事呢?因为重复讲一个故事,孩子能准确地预期接下来的剧情,能给孩子带来确定感和安全感。
然而对成人来说,非原创的虚构类、寓言类故事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 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虚构一个情节完全相反的故事,作为反面的证据。更何况一旦这个故事有人听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充满生动细节,能给人带来画面感的故事,才具备说服力和感染力。
说白了,你讲的得是一个大家都没听过的真实故事,最好是你亲身经历、只有你才有资格讲的故事。 这应该是一个大家听了开头,就很想知道结局的故事,而决不是听了开头就能大致猜到结局的故事。
Why和what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再运用杨超老师的框架完成how?的部分,一个好故事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