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读完了一本书《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本书作者Seymour Papert曾师从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并于1968年创立了LOGO语言:一门旨在帮助儿童学习编程思维的语言。
虽然此书出版已久,却一直等到作者辞世之后才出到中文版。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除了个别明显的时代烙印(如预言计算机将普及到每家每户、又或时髦的流行语言BASIC)外,其语言之鲜活、案例之生动,令人难以相信这竟然是一本1980年写成的书。
书中指出的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至今依然存在;书中列出的很多原则和方法论,至今仍然适用。接下来,我将会由此书的一些观点出发,写几篇文章来谈谈我自己对「学习」这个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为什么很多人不会学习?
一直以来,我都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为什么很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几乎完全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要说他们不会学习吧,他们又往往能拿到很高的绩点,各种奖项和奖学金;要说他们会学习吧,他们却又在陌生领域和新鲜事物面前呈现出一种十分自然的无助和迷茫,无法耐心地坐下来读完一本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再也没有拿起过书本。
最终,我只能找到这样的答案来说服自己:他们在学校的时间里一直在准备考试,根本就没有掌握名为「学习」的这项技能。
标准化考试本来是一种评估学习效果的高效手段,但当分数成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时,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三方综合压力作用下,「通过考试」乃至「拿高分」就逐渐演变成了学习的唯一目的。
当然我相信,即使是应试教育的顶尖专家,也会赞同这一观点:学习绝不等同于准备并通过一次考试。
毕竟,我们投入上千小时去学一门科目,绝不应该只是为了通过一门考试,然后就将它束之高阁。更何况,大多数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其实往往是无效的。数学家不是每天在做数学题;程序员不是每天在设计算法;司机和翻译更不是每天在ABCD里做选择……
然而,大多数家长的逻辑是这样的:将来你要过上幸福的生活 —— 那得先有份好工作 —— 得上个好大学 —— 高考要考好 —— 得上个重点高中 —— 中考要考好 —— 总之,现在你要是不好好准备考试,你就完蛋了!
于是,在经过多年残酷的应试教育的洗礼之后,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变成了一台训练有素的考试机器,区别只在于性能、容量和稳定性不同罢了。他们的脑子里来来回回只有三个问题在打转:这个会不会考?这里会怎么考?这道题该咋做?
然而我觉得一名真正的学习者,时刻思考的应该是这三个问题:这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它能用来干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会放弃学习?
我曾在《弱者怎样才能拥有尊严?》一文中,提到过「僵固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这两个概念:
四十年前Papert写作这本书时,这两个概念还没有被提出来,但很明显他非常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相当一部分人群完全放弃了任何学习的努力,这部分人极少刻意学习任何东西,他们要么认为自己没这个本事,要么觉得学习是个苦差事……他们不相信自己学习的能力,缺陷成为一种身份标签……这种说法被一再重复,最后成了一种仪式,一种迷信。——《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曾几何时,对学生进行各种量化打分、排名、考核与奖惩被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对学生本人而非其行为作出评价(无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对改进学生表现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效果;如果加入排名和奖惩,甚至还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对这一结论我的解释是:对人作出的直接评价,将会让评价对象向僵固型心智转化。负面评价自不用说,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我不行);而正面评价则往往会让学生产生防御心理(我要开始保守一点了)甚至逆反心理(哼,你根本不了解我),同时还会给其他同学隐含的负面评价(原来我们都不够优秀)。
排名与奖惩带来的外部激励,将会大大弱化内在动机的作用。实验表明,在进行一件机械重复的简单工作时,外部激励能有效地提升效率;而在进行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复杂工作(而学习正是这样的工作)时,外部激励只会起反作用。想要驱动人完成一件有难度的工作,一定要有强而有力的内在动机(不行,我一定要……)做支撑才行;因为外部激励的作用是有限的,当遇到困难时,会让人很自然地开始考虑放弃(不就是……嘛,要不算了?)。
那些放弃学习的人,不外乎是形成了「僵固型心智」,且无法自拔而已。而每一任曾对他们做出直接评价和奖惩处理的教育者,对此都难辞其咎。
有效学习的原则是什么?
我一直很赞同李笑来曾说过的一句话:「学习」这件事本身,也是需要学习的。
从第一天开始,儿童所做的,就是从身体和环境的交汇处抽取数学知识。问题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在传统学校里教授数学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忘记这种浑然天成的数学体验,并致力于死记硬背一套新的规则。——《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学习绝不是对知识或技能的简单积累。比如把老师的板书和课本上的段落逐字逐句摘抄到笔记本上,通过背诵和复习转移到大脑的记忆里,再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对某一种模式的识别和处理……凡是体验过的人都知道,这种学习方式是极端低效的。
Papert在书中对「以课程为驱动」的传统学习持批评态度,他认为此类课程的设计往往是以课堂上方便做哪些练习来确定的,而不是学生到底需要学习什么。与之相反,他推崇由自己的老师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皮亚杰式学习:人们在与环境发生互动中自然的、自发的学习。
回想我们学习母语的过程,就是标准的皮亚杰式学习:没有课程表、没有计划、没有考试、没有下意识的教学过程,家长很自然地示范,而孩子很自然地模仿和练习。孩子想要掌控这个世界、对万物进行命名,而家长则配合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与环境发生互动时让语言自然地流动起来……
这种学习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学习者从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在需求的驱使下自发学习,并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反馈。想想看,有哪位家长在教孩子开口说话前,专门去受过语言教育的培训?又有哪个脑部发育正常的孩子,最终竟然没能掌握自己的母语?
在Papert看来,有效的学习应该满足以下三条原则:
连续性原则:我们要教授的知识必须和已经建立的个人知识构成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系统
力量原则:这种学习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力量,用以完成以前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文化共鸣原则:我们选择的课题必须在广义的社会范畴下获得意义
学习到底是怎么回事?
Papert提出的「连续性原则」,其实说的就是皮亚杰提出的发生认知论,如果要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个人只能通过已有的认知来理解新的事物。
面对一个真正全新的概念,我们是无法将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认知结构体系是一个网络,任何新内容想要加入,都必须和现有的内容产生连接,也就是说得有一个「接口」才行。
正如没有到过北方的南方人无法理解什么是暖气一样,生活在原始丛林里的土著居民怎么也无法理解飞机的存在,因为运用他们现有的语言元素,无法组成对新事物的准确定义。最终被构建出来的,一定是「铁鸟」、「神鹰」之类的概念。
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把新概念通过合适的接口加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通过反复编织和重构持续提升其连接强度的过程。
一件事情,如果你能把它融会贯通到自己思维方式中,那么它就会变得异常简单;如果不能,那它就比登天还难。——《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因此,想给别人讲明白一个新概念时,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类比」和「举例」。其实这就是在内定一个接口,让对方能快速将概念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节省了自己寻找合适接口的精力成本,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对接到不合适接口(也就是误解)的可能性。
怎么提高学习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找到合适的接口只是学习过程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类比必须局限在一个维度上,很容易在其他维度上产生误会;而举例的效力也得控制在有限样本里,否则很容易走向结论泛化的错误。此外,大量信息同时对接到一个接口、或者重要信息只有一个接口,都会导致连接变得很脆弱。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接口,在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起尽可能多的丰富连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们通过某次活动认识了「A的朋友B」,后续沟通发现他还是C和D的朋友,又是E的校友,跟F一样喜欢旅游,跟自己一样喜欢打某款游戏……成功建立的连接越多,你们的关系就越牢固,就越不可能忘记对方,将来产生合作的机会也就越大。
某些理念,比如这些定理,可以作为工具来思考其他问题。这个想法会伴随他们的一生。他们学到的,是享受这些理念,是尊重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力量。——《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一般来说,如果想要快速融入一个圈子,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去结交这个圈子里处于核心地位的灵魂人物,这样就可以顺藤摸瓜,快速和所有重量级人物建立联系,这就是「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同样,当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也应该尽快识别出并优先去学习那些所谓的核心概念,也就是自身接口众多、还可以给其他概念当接口的概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两个系统之间都具备同构的性质。所以如果已经充分掌握了某一系统,又能为另一个系统找到合适的接口作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通过接口来高效地完成系统范式的迁移。比如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当接触到一门新的编程语言ZOO(名字是我杜撰的)后,就会下意识地去搜索诸如「ZOO里的函数」这样的概念,从而很快就能上手并精通。
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跨界经验,知识体系中的各种概念之间布满着千丝万缕的连接,面对任何新概念都能迅速找到成堆的现成接口的话,那他在我们眼里就必然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说什么都能瞬间秒懂,也就是俗称的「终身学习者」。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即便我们已经为新的知识和技能找到了有效的接口,建立并维护连接也是要消耗不少精力的。因此我们需要找到足够强劲的理由,来支持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执行下去。
把Papert的「力量原则」翻译成大白话,其实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四个字:学以致用。然而,如果我们不能界定什么叫做「有用」的话,这也不过就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罢了。
我们不妨把「有用」暂时定义为:在学习之后,能够独立解决之前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白它能干什么,而且能够和他们对重要事物的理解产生共鸣……因为“能”与“不能”记住任么,不是取决于这个知识本身的内容,而是他和这个知识之间的关系。——《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对一个人来说,与己无关的信息往往只是毫无价值的认知负载。读这样的书、参加无聊的会议或报告,当然只能产生催眠效果。而作为教育者想要避免这一点,则必须在知识、技能与学习者的生命之间,进行片刻能不停歇的编织,培养他的学习动机及兴趣。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困惑、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共处。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被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推动,并在达成目标时能获得极大精神满足的。如果一个人在学习时不是在追求这样的高峰体验,反倒去追求分数、名次之类,那么学习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我一直认为,教育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细心呵护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经历尽可能多的高峰体验,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习者。因为动机和兴趣是因,学习是果。如果学习者有足够的动机和兴趣,即便是脱离教育者他也会想办法独立完成学习的目标。反之,就会演化成教育者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最终让学习者产生厌学情绪的结果。
孩子们并不傻……当老师告诉学生数学很“有趣”的时候学生知道得很清楚,老师的闲暇时间是绝对不会从事这个所谓“有趣”的活动的!——《Mindstorm:因计算机而强大》
比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 不管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做事情的,比你说过些什么话更有说服力。因为当教育者言行不一致时,学习者只会模仿其行为,而不会遵从其话语。
作为一名教育者,如果连自己都没有领教到所带学科的神奇与震撼之处,没有为一个问题冥思苦想乃至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没有经历过解决一个问题后的高峰体验……那又怎么指望他能让所带的学生对这个学科产生兴趣,去相信「XXX很有趣」这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呢?
后话
到现在为止,希望我已经让你明白了Papert所提出的「连续性原则」和「力量原则」是怎么回事,也理解了为什么这两个原则在学习中至关重要。至于第三条原则「文化共鸣原则」,我觉得其实和力量原则是一回事,完全可以合并。
如果让我来列举有效学习的三大原则的话,我会把第三条原则替换成下面这条:
反馈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得到及时并有效的反馈
然而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再就此继续展开讨论了。接下来几天,我会另外写一篇文章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顺便为你介绍Papert整本书的主旨:计算机是如何在我们学习中发挥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的。对我的学习方法论感兴趣的读者,也不妨再重读下我的这篇文章:《如何快速成为一名高手?》
预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