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游戏】(二) 大学时代、CS时代

1998~2001:大学时代

进入大学后不久,一位李姓同学带我去了街机厅。看着那些跳动的图案和兴奋的人群,我又一次被深深地吸引了。然而与其说我是被游戏吸引了,不如说我是被人与人之间对战的魅力给吸引了。一个人玩得再High也是孤独的,而“与人斗,其乐无穷”。

但是和电脑游戏的不同之处是,街机是要钱的。没有收入来源的我只好降低伙食标准,从每天5块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那么两三元,献给了三国志、恐龙时代、拳皇、雪人兄弟……后来由于影响了学业,我被安排转到一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

在新学校周边没有什么可玩的,我自己成立了一个“水滴工作室”,开始自己用QBASIC在DOS下面写文字游戏。白天在课堂上想,晚上到学校机房敲代码。先根据一本书上得到的灵感,开发了一款通过轮询对话进行城市管理的游戏《市长大人》,在学校机房居然还有人肯玩。

之后动画片《灌篮高手》开始热播,又开发了一款通过键盘控制篮球比赛的《灌篮高手》,虽然别人都玩不起来,但自己却乐在其中,打了一场又一场。

毕业后在家待业的这段时间,我玩上了对网络和机器配置要求都不高的联众俄罗斯方块。这个所有的成就都将消失,而只有所犯的错误会留下来的游戏,在对战模式下显得格外刺激。胜负往往就取决于谁犯的错误少那么一点点,谁的速度快那么一点点,谁的摆法好那么一点点。当时还没有键盘变速器,想要快键盘只能动手改电阻,于是我操起电烙铁,在烧掉了一块键盘后,终于成功改出了4500的键盘,然而这键盘却不能再用来打字了。

也就是在这时,在QQ论坛积攒的一些写作经验,让我开始尝试写作游戏文章,于是写出了【俄罗斯方块速成】系列的第一篇,后被称为史上最强技术贴,还被人写进了小说……小试牛刀得到的赞许,让我信心爆棚,从此之后我对每个认真投入研究过的游戏,都希望把经验心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2001~2003:CS时代

就业之后,我在公司附近的网吧打起了CS。在这款游戏中不是杀人就是被杀,在杀人爆头的快感和死后黑屏等待的懊恼之间的落差是如此之大,让人不能不提起十二份精神来投入战斗。不仅要练枪法、步法、战法,还要会听声辩位,把握敌情,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然而,由于过度沉迷游戏影响了工作,我最终被公司开除了。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游戏毕竟不是现实,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游戏中获得的成就只会被玩家认可,而只有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才会被社会认可。

再次工作后我仍然没有放弃CS,购买了专业的鼠标键盘耳机等全套装备,每天坚持杀BOT练习枪法。很快我在混战服务器就呆不下去了,总是被当作弊的踢掉,于是开始了比赛雇佣兵生涯。

比赛中的紧张气氛更加浓郁,总是死一般沉寂的数分钟后,迎来那见面定生死的半秒钟。这时不仅要求你的枪法过硬,还要求你心理素质足够好,团队配合默契,会计算形势,最后关头还要学会放弃。

1vN后队友的欢呼、eco局中被屠虐的郁闷、rush时的视死如归、camp时的沉着冷静、连败数局后队友之间互相鼓励安慰、牺牲自己为队友买枪甚至挡枪……那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实教人难以忘记。

这段时间我写出了CS实战宝典系列文章,还为自己制作了两部MTV

One thought on “【我与游戏】(二) 大学时代、CS时代”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